English

专业科技社版权引进气势磅礴

2000-09-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版权贸易:火火的“歌谣”

以“书业与21世纪”为主题的第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00BIBF)虽已结束,但以博览会为契机的各国出版界之间的交流,只会在会后开展的更如火如荼。虽然博览会每两年都会举行一次,但在中国加入WTO前夜举行的这次自然有着它不同寻常的意义。

与往届招商时外商们态度暧昧相比,这届博览会上蓝登书屋、培生集团、克鲁尔、汤姆森、贝塔斯曼等世界知名出版公司全都表现积极。以德国展团为例,展区进行了精心的布置,一家德国著名的装饰公司设计了126平方米的集体展台,集中了来自250家德国出版社的1300余种出版物。在中国已有基地的贝塔斯曼图书集团更是提供了数十种最新的德文图书,并为每种图书准备了详尽的中文介绍。而国内的展台总量也比去年增加了25%,参展图书总量已超过了10万种。

调查表明,美国的版权产业比包括药品、工业设备、电子器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飞机在内的任何单一制造业对国家经济所做的贡献都大,就业的工人也更多。而我国图书的版权贸易,自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和《伯尔尼公约》以来,也越来越繁荣。据统计,现在全国各出版社开展版权贸易已达25000项,其中引进约2万项,输出约5000项。而去年全国各出版社共引进图书版权6461项,输出418项、引进数量为历年之最。就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而言,1986年第一届展会期间,版权贸易还只有97项,而在上届博览会上,版权贸易已达到了4200项,今年的版权贸易额估计将会进一步增加。

不过从贸易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对外版权贸易还以买进为主,与卖出的比例大约是14∶1。虽然各专业科技社是版权引进中的主力军,但卖出的数量都很有限且多是中医药、针灸、食疗等领域的图书,主要市场也只限于东南亚。尽管近两年情况已有所改观,但与国际出版界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在版权引进上,各专业出版社已不再盲目追求国外的畅销书,能够更理性地进行选择,显示出经过多年磨砺后,国内出版社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心态。

专业科技出版社:从购买走向合作

通过版权引进第一时间将国外的最新技术介绍到国内,这是当前专业科技社版权引进规模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不过在版权贸易中单纯的购买已经逐渐过渡到长期合作的形式。以电子工业出版社为例,该社从1992年开始就率先与美、日、欧等主要出版商及我国港台地区同行开展了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合作。现在他们已与20多家国外及10多家港台地区出版单位建立了经常性的出版业务往来。每年引进优秀科技图书200多种(含电子出版物),而且该社的一些新图书也已在港台地区开展了合作出版。

另外,电子社与美国的IDG和Ziff-Davis出版公司合资、合作出版的杂志《今日电子》、《电子与电脑(PCComputing)》,与德国Vogel出版公司合作出版《最新电子技术应用(ElectronicPractice)》等都是国内外出版机构合作结出的硕果。由于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现在该社还拥有许多国际著名出版公司优秀系列图书的首选权。而据记者了解,其它社也都能开列出长长的国外合作伙伴名单。

在合作出版中,人民邮电出版社也应当算是做的很成功的一个。截至2000年5月,该社已引进了图书600余种,出版近900万册。早在70年代人民邮电社就与国际电信联盟(ITU)、万国邮政联盟建立了合作关系,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两个机构的中文文献。80年代末,又同日本的通信技术专业出版与研究机构——日本电气通信协会建立了长期合作与交流的关系。1992年该社又与丹麦EGMONT集团合资组建了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成为最早与境外出版机构进行合资出版的试点单位之一。版权引进与合作出版的结果是,该社已逐步形成了人民邮电版的微软IT专家丛书、译林系列、旗标系列等名牌品种系列。1998年,人民邮电社与台湾《PChome》杂志进行版权合作,创办《学电脑》月刊,由于风格独特、通俗实用,很快成为主要的IT杂志之一。

专业科技图书:注重引进更注重品牌

专业类科技图书版权引进的成规模、上档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各科技社多在如何通过引进版权来培养出自己的知名品牌上做文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从日本主妇之友社引进出版的《瑞丽服饰美容》、《瑞丽可爱先锋》、《瑞丽伊人风尚》和《瑞丽家居》等“瑞丽风格”杂志,成功发行几十万册的成功经验在业界可圈可点。清华大学有选择的寻找合作伙伴,从微软等引进计算机类图书,从剑桥等引进环境科学图书,从哈佛引进经济管理图书,只引进一些经典的、前沿的甚至超前的外版书,显得精明而有谋略。机械工业出版社更是深尝到有选择引进版权的甜头,该社的专业计算机外版图书和经管类的专业著作,已成了从业人员的必购图书。而像科学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利用自身的优势,不仅做到请进来,还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有来有往和国外各出版机构进行平等对话,更是令许多出版社艳羡而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事实上版权引进仍有许多新的形式可以尝试,在博览会上见到黑龙江科技出版社的一名工作人员时,他显得很开心,因为他们的《世界顶级设计作品选》虽然才刚推出一本《著名设计公司卷》,但已不断有光临展会的读者表达了想购买的意思。这本书的素材有些是从国外购买的,这有别于单纯的纸制版权引进,现在各种迹象表明这种做法是成功的,看来在版权引进的激烈竞争中,任何新形式的尝试都可能带来新的成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